香港發展整裝待變 青年民生重點推進
2023年7月13日

By:香港新方向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七一視察香港並發表重要講話,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提出明確的方向和指導。整整一年過去了,香港在各個方面的變化和待變之處,不同的市民皆有不同的感受。在香港新方向近期舉辦的一場論壇上,幾十位背景迥異的青年和中生代參與者,圍繞發展、青年和民生三大主題,分享了過去一年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破除利益固化藩籬」,這些字眼在過去一年對香港社會來說,可謂耳熟能詳,勾勒出了香港在未來發展領域的一系列關鍵字。在以“發展”為主題的討論環節中,一些參與者提到了香港的戰略目標這一根本問題:一個怎樣的香港,才最有利於解決自身的社會問題,又最有利於國家發展所需。

一個高度共識就是,香港應當繼續成為整個國家中最為開放、自由和多元的國際都市,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並成為本地乃至整個灣區年輕一代在國際舞台學習先進經驗並通過競爭提升自我的平台。而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也有不少人對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這兩項劃時代超大型工程提出關注,認為要確保在規劃、預算、人力資源和執行層面具有清晰的計劃並嚴格執行,並且在積極建設新發展區的同時,不應忽視既有的市區重建工作。

習主席在七一講話中,特別用了相當篇幅關心香港青年的發展:「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在討論環節,參與討論的有相當一大部分就是剛剛離開大學走進社會不久的青年,在他們看來,建立青年對香港的信心和歸屬感是青年工作的重點。以香港精神喚醒青年對政策的參與感,是值得嘗試的切入點。

青年是新時代香港良政善治的重要生力軍,政府應該積極重啟對話,建立多種交流平台,聆聽青年的心聲和想法,並給予及時並有誠意的回應和反饋。就青年感興趣的議題,要多吸收和採納青年的建議。這類對話不能流於形式,而要讓青年感受被聆聽、被尊重、被理解。

香港有紮實的基礎教育體系,香港的青年人在國際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如何繼續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同時著力減輕青年居住和生活成本的壓力,讓香港青年看到未來更多的可能性,是未來青年工作的重點。青年歸根到底,對社會的發展有熱情也有能力,社會不同的機構也需要以新思維、新方法,調動青年參與社會政策的積極性,促進香港青年發展。

「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又是一句常常被香港各界人士在公共政策討論中引用的金句。施政的成效當然離不開市民的意見,而市民對社會的信任度及組織形態都會影響他們的意見表達。在場的參與者們一致認為,香港市民具備參與公共討論的公民意識,香港社會亦有條件將公共討論做得更好,其中需要政府、傳媒、學者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帶動。

隨著香港整體政治和社會環境穩定,香港社會存在良好條件和客觀環境推動改善民生、排解民生憂難的工作,包括住屋、醫療、安老、交通、教育、精神健康、支援弱勢群體等方面。要做好公共政策硏究,需要多進行調查研究,讓數據說話。政策要具備價值理念,並向公眾清楚解說。政策制定不能只看短期,更要著眼長遠,確保方向正確。民生政策與經濟、政府財政、社會氛圍等因素息息相關。政策制定過程的透明度(Transparency)及公眾參與(Public Engagement)有助建立社會信任(Social Trust)。

在社會恢復安定之際,良好的公共政策研究和討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意義。